個人簡介
顧彬彬,女,博士學位,教授,碩士生導師,江蘇南通人,郵箱:bbgu2006@ntu.edu.cn。本科畢業(yè)于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,獲教育學學士學位。研究生畢業(yè)于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系和教育學系,獲比較教育學碩士學位和教育學原理博士學位。于2013年和2018年,先后訪問美國日內瓦大學和英國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,深耕校園欺凌問題研究。曾參與國家統(tǒng)編教材小學《道德與法治》的編制工作,撰寫有關校園欺凌問題的課文。理論興趣廣泛,對教育哲學、教育基本理論和道德教育等領域有所涉獵。
研究方向
方向1:教育基本理論
方向2:道德教育(校園欺凌、沖突解決,以及小學《道德與法治》課程與教學研究)
科研成果
A.專著與論集
1.顧彬彬.童年與現代教育學[M].南京:南京大學出版社,2015.
2.阿倫森.不讓一個孩子受傷害[M].顧彬彬,譯.上海: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,2019.
B.代表性論文
1.顧彬彬,黃向陽.校園欺凌的真相:基于學齡兒童行為國際調查報告的分析[J].教育發(fā)展研究, 2017(20).
2.顧彬彬.從嚴懲到調解:校園欺凌干預取向的演變及趨勢[J].教育發(fā)展研究, 2019(04).
3.顧彬彬.惡意是怎么消失的?——“共同關切法”與“皮卡斯效應”[J].教育發(fā)展研究, 2020(22).
C.科研項目
主持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“反校園欺凌的教育實驗研究”;
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“校園欺凌調解研究”;
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“兒童欺負判斷發(fā)展研究”。
D.科研獲獎
論著《童年與現代教育學》獲南通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(yōu)秀成果一等獎,2017年。
論文《從嚴懲到調解:校園欺凌干預取向的演變及趨勢》獲江蘇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(yōu)秀成果三等獎,2020年。
教學經歷
1.講授本科生課程《教育哲學基礎》
2.講授研究生課程《教育哲學》《教育基本理論》《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與教學》。
中國心理學會“校園欺凌與暴力防治專業(yè)委員會”委員
2022年獲南通大學優(yōu)秀教育工作者稱號